隨著科技的發展,智能手機已在全球范圍內普及,手機用戶已占據著全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二。手機及相關配件具有龐大的市場發展空間,尤其是保障手機電量快速供給的快充技術市場。這也對手機電池及充電配件的需求越來越高。
快充技術的光速發展
在當下,各大手機廠商為了獲取更大利益,紛紛投資資金,研發配套的快充技術,并將其視為“私有協議”。以充電快速作為核心競爭力的 OPPO 手機,早在 2014 年就推出了自研的“VOOC 閃充”,開創了“低電壓高電流”的先例。這種低壓快充技術不僅更高效,還能降低發熱。從現今發展來看,OPPO 公司最新的“超級閃充”技術已經可以支持 125W 快充,不過兼容性不高。
此外,華為也是研究快充技術的代表廠商,其技術日漸成熟,已經可以實現從快充到超級快充的跨越。PD 快充的優勢在于涵蓋了“高壓低電流”與“低壓高電流”兩種方式。
快充技術兼容性有差異
總體而言,不同的快充技術的兼容性不同??斐漕I域由于多種因素疊加,有各異的“協議”。這里面大致分為兩大陣營:聯發科三星、華為、高通等一部分機型,屬于“高壓快充”陣營;而 OPPO、一加、 華為的一部分機型均屬于“低壓直沖”的陣營。
充電器與手機識別的差異,也是造成快充技術不兼容的原因之一。對于手機而言,均內置有專用充電芯片。而充電器內也集成了專用的識別IC。只有通過數據線進行連接,才能讓手機和充電器內置兩顆IC芯片相互識別,以便激活快充功能。
機遇與挑戰
在國內,激烈的競爭環境,促使各大手機品牌廠商將高充電功率視為行業發展新風口。這也是他們不約而同放棄公有協議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對于手機廠商來說,這筆利潤頗多。如果開放快充等相關技術,他們還將獲得一筆專利費。
據了解,目前 USB-IF 組織的會員已經達到 1000 多家,并獲得了蘋果、三星、華為在內的眾多 手機廠商與硬件廠商的支持。也在在不久的未來,越來越大的手機充電器在支持自家快充協議的同時,也將同時兼顧 QC、PD 等共有快充協議。業內認為,盡管 PD 協議目前“不受待見”,但它未來實現“大一統”依然是行業趨勢。
交流與研討
為了更好地給智能快充相關廠商提供一個線下交流的平臺,助力其從中獲取新的行業趨勢信息、產品創新技術與解決方案等,實現智能快充產品應用和技術的升級。 2021年8月12-13日,BigBit將在深圳舉辦“2021'中國電子熱點解決方案創新峰會”,聚焦集成電路、半導體、功率器件、磁性元器件、連接器、材料與線材等關鍵零部件,供廣大電子元器件行業人士就“智能快充和TYPE-C技術”議題進行專場交流。